小明的照片-1 001.JPG

 

C1 鳶尾花

四十多年前,「永春花」第一次在台中省立圖書館舉辦展覽時,吸引了許多人前來觀賞,展期一共九天,幾乎從沒冷場過,中央日報及華視都曾有記者來訪問,當時婦聯會也贈送我母親一座【巧奪天工】的獎牌。

在展覽室裡,當我母親跟一位藝術家談話時,我才知道原來鳶尾花背後有著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原來鳶尾花是母親的本命花!

    「記得小時候我媽媽常說我是<鳶尾花>.」我母親跟那我藝術家說:「我總覺得很納悶,為甚麼非說我是鳶尾花而不是甚麼玫瑰,牡丹花呢?我家庭院甬路兩旁種的全都是那種粉紅色的花,年年都會開花,哪裡會有玫瑰牡丹花那麼美!」我母親繼續告訴那位參觀者,說:「後來我媽媽告訴我,在我未出世前她做了一個夢,夢見她的我姥姥來看她,手裡拿著一枝牡丹一枝鳶尾花, 要她挑一枝.我媽想牡丹雖美,很快就會凋謝,鳶尾花不那麼美,但不那麼容易凋謝.於是就挑了那枝鳶尾花.我姥姥笑了一笑,說:好吧!這牡丹就給你嫂子吧!沒多久我媽和我嫂子各生一個女兒,我表姊又聰明又漂亮,但是身體不好,經常生病,不到三歲就夭折了,我沒那漂亮,也很少生病,大概除了出麻疹以外,有點頭疼感冒,沒怎麼吃藥就過去了.你看,我現在不是還站在這裡跟你說故事嘛!因為我是"鳶尾花"呀!」惹得那位藝術家和旁邊站著的人都笑起來!

    抗戰勝利後,我母親得知我外祖父已經過世,外祖母仍在。她很想接外祖母過來跟我們同住,可是她怹老人家執意不肯。沒多久大陸變色。來台灣以前,我們就跟大陸完全斷了音訊。人海茫茫,何處可以尋得我外祖母,也說不一定我外祖母早已經離開人間了。當年離家太匆促,長年東奔西跑,連一張我外祖母的的照片也沒有。我母親想:

   「我要鉤一盆鴛尾花來紀念母親!」於是,母親全憑自己的記憶,做成了這盆鴛尾花!

文章標籤

薇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人公寓的中秋節也充滿的歡樂! 月餅一定是不可或缺的點綴, 

DSCN9476.JPG 

DSCN9477.JPG 

每人份五午餐

DSCN9478.JPG

我們也一樣喜歡遊戲! 這個夾球入碗最吸引人, 如果能在三分鐘內,用筷子把15個小玻璃球夾入碗內, 就可以領獎. 我居然夾了18粒! 沾沾自喜! 沒想到竟有人夾進了31粒!

 

DSCN9486.JPG 

就是這位比我都年輕吳先生, 三分鐘內夾了31滑不留丟小玻璃球!  難怪嘛! 他還未滿70!

DSCN9489.JPG

你知道他們的關係嗎?   "媽媽, 兒子, 兒子的孫女"

DSCN9471.JPG 

 丟標籤! 五隻標能投三支中入到中心圈者得頭獎, 那麼近的距離, 還真不容易投中, 但多半都會投到圈內, 都會得到愛的鼓勵!  你想知道薇薇成績嗎?   ~~~~五標落第~~~~

DSCN9495.JPG 

這是我們公寓最年輕的董老先生, 今年才97生日!

DSCN9491.JPG 

噢! 差一點忘了我得的獎品! 三種獎品"香皂, 茶葉, 衛生紙", 任君選擇!

DSCN9499.JPG 


薇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耳環.jpg

 

這一對小小的紅寶石耳環, 母親從五十多歲開始戴上從不.歐離身, 一直到她離開我們. 對我來說是價值連城的至寶

DSCN9431.JPG

 

 

大概除了結婚指環, 這是我父親送給我母親最有意義的禮物.

我們到台灣以後, 一直到我們遷入眷村以後, 生活才算是真正的安定下來, 但七口之家生活及我們五子女的教育費, 全靠父親軍餉和眷屬津貼, 常會捉襟見肘左右支絀. 一直到我們五子女都自立以後, 父親軍職退休, 受聘到聯合工業研究所工作後, 老兩口的生活才算是輕鬆悠閒了.

父親親自給母親選了這麼一對耳環. 因為紅寶是代表熱情, 黃金永不變質! 更重要的是: 這對耳環不會再被變成現金! 因為雖然是真正的紅寶石安裝在十足赤金托上, 可是黃金份量太小, 那塊紅寶石也不過長一公分左右,  就算變賣也值不了幾文錢, 那一點錢與事實無補, 所以它會被永遠保留下來!

母親曾有過的戒指, 錶鏈,項鍊都回爐了, 然而這對耳環卻待在母親耳朵上, 相伴幾十年

常在就寢前, 我看見母親取下耳環, 放進一個怹縫製的小袋子裡 , 這小袋永遠放在內衣的口袋裡, 第二天起床前, 再取出耳環戴上. 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一直到母親走前

母親走了以後, 大弟妹遵照母親的遺囑, 取出母親的首飾盒由大家選取, 也許我是大姊, 弟妹要我先選. 在眾多手鐲項鍊中, 我第一眼就看見這對小耳環, 毫不猶豫地拿了起來, 弟弟妹妹好像還在等我再挑一樣, 我說:  "好了! 其他的全是你們了."

哪裡還有比這對耳環更有價值的首飾呢?

薇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日本的歷史上產生過兩位偉大的劍手,一位是宮本武藏,另一位是柳生又壽郎,而柳生又壽郎是宮本武藏的徒弟。

柳生又壽郎由於年少荒嬉,不肯接受父親的教導專心習劍,被父親逐出了家門。

於是受了刺激的柳生,發誓要成為一名偉大的劍手,而獨自跑到一荒山,去見當時最負盛名的宮本武藏,要求拜師學藝。

拜見了宮本武藏,柳生熱切的問道:「假如我努力的學習,需要多少年才能成為一流的劍手?」

武藏說:「你的全部餘年!」

「我不能等那麼久,」柳生更急切的說:「只要你肯教我,我願意下任何苦功去達成目的,甚至當你的僕人跟隨你。那需要多久的時間?」

「那,也許需要十年。」宮本武藏說。

柳生更著急了:「哎呀!家父年事已高,我要在他生前就看見我成為一流的劍手,十年太久了,如果我加倍努力學習需時多久?」

「嗯,那也許要三十年。」武藏緩緩的說到。

柳生急得快哭出來了,說:「如果我不惜任何苦功,日以繼夜的練劍,需要多少時間?」

「哦,那可能要七十年。」武藏說:「或者這輩子再也沒希望成為劍手了。? 」

此時,柳生心裡糾結著一個大疑團:「這怎麼說呀?為甚麼我愈努力,成為第一流的劍手的時間就愈長呢?」

「你的眼睛全都盯者第一流的劍手,哪裡還有眼睛看你自己呢?」武藏平和的說:「第一流劍手的先決條件,就是永遠保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柳生眼中的「第一流劍手」,對你而言代表甚麼呢?是權位?是金錢?還是哪些目標或理想?還是服務社會,實踐終極關懷?

或是…?

你清楚自己在追求什麼嗎?

或許是該用一支眼睛看自己的時候了!

薇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永春花是我母親何連郁文集畢生經驗與心血結晶的創作!

「永春花」是我父親何紫筠親自取的,顧名思義,是永 遠綻放不會凋謝的春天花

這本書試圖從我母親的生長環境開始描述:一位從小受 到傳統女紅薰陶的千金大小姐,因為環境的關係,接觸到各 種精緻的傳統藝術,培養出一雙巧手;在大時代的變遷中, 飽經戰亂,顛沛流離,但卻一直保持著樂天向上的赤子 心,對大自然敏的觀察力,讓我的母親常常因為看到一些 小花、蝴蝶的存在而興奮不已;忘卻了生活上的困難。

我想,永春花的誕生,不是偶然,是一連串生活體驗與 愛情的結晶。

我想,如果不是母親早年被刻意培養各種女紅技藝;如 果不是從小接觸到各種舊時代的傳統藝術;如果不是一直保持 著善良的赤子之心的話,就不會有永春花在人間綻放光彩。

凡看過永春花展覽的人幾乎都異口同聲的

「太漂亮了!」

「很難想像用毛線也可以鉤織出如此逼真的花!」

「天啊!我本來以為是真花!」

「連花蕊作得像真花一樣!」 

在美國展覽期間,謝冰瑩教授更給了永春花最大的 定:「從來沒有一個展覽能吸引我連看三次的!永春花是第一次!」教授一直不停告訴許多友人。 

退休後我居住在美國加州奧克蘭市的一所老人公寓,看 到門口一棵槐樹,勾起我無限的懷念。

從小我就對槐樹有一份特別的感情,因為在西安對日抗戰物資困乏的時候,母親常用槐花和上麵粉,加入五香粉、 麻油和鹽,用蒸籠蒸熟了給我們吃。那時,每當我幸福地吃 著母親蒸熟噴香、好吃的槐花時,母親都會一邊看著我吃、 一邊哼唱著家的童謠:

「槐樹槐,槐樹底下搭戲臺,」

「接閨女,叫女婿,」

「小外孫子也要去,」

「一陣風,回去,」

「哇……散了戲。」

我當時疑惑問母親:「為甚麼一陣風要把他們回去?」

…大概因為那孩子不乖吧!」母親笑著回答。

「那我們去看姥姥的時候,會不會被風回去?」

「當然不會啦!姥姥看見這麼乖巧的外孫女一定很喜歡, 高興都來不及了,一定會緊緊地抱著你,不讓風把你吹走!」

「那咱們什麼時候去看姥姥?」 

 ……別 急,總 ……有 ……  那 ……麼 ……一 …… 天。」

「媽,總有那麼一天?是那一天啊?」

「……」 這段與母親間的對話發生時間正逢抗日戰爭,我的姥姥

住在北京。那時,北京是日本人佔領的淪陷區,我們住在西 安,當時算是大後方。後來一直到姥姥去世,我也沒見過老人

家。

我在中風前,有次與朋友走在一條街道上,聞得一 一陣像似茉莉花而又比茉莉花更香、更好聞的香味,四下尋 找,什麼花也沒看見,只看見街道兩旁有很多又高又大 樹,抬頭望去,看見樹上掛著一串一串淡淡紫色的小花。

「是這些好像紫藤的花這麼香嗎?」我忍不住問一旁的 朋友。

「那不是紫藤花,是槐花啊!」朋友笑著回答。

「槐花會有這麼香嗎?」我不禁自言自語:「我小時候 吃過媽媽蒸的槐花,怎麼不記得有甚麼花香味呢!?」

「是槐樹啦,對錯不了!不過這花能吃嗎?」朋友驚 訝的問道。

「當然能吃啊!」我心不在焉地回答她的問題,但是滿 腦子一個勁兒的想:

「槐花是香的嗎?香的花能吃嗎?」

「我怎麼都不記得!」回家路上開著汽車,腦子裡仍充 滿了問號!心裡想:「如果媽在就好了! Text Box: 自序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個甜美的夢,母親到美國來看我。 我好高興!忽然想起槐花的事:                                                        

「媽,槐花香嗎?」

「當然香啊!」

「是嗎?可是我只記得您蒸的槐花,有麻油和五香粉的 香味,卻不記得有甚麼花香味啊!?

「傻孩子,你小時候吃的槐花都已經蒸熟了,那裡還會 有花香味啊!」母親微笑著

醒來時,不見母親慈祥的笑容,卻發現淚水早已濕透了 枕頭!那時,母親已經去世兩年了。

我開始下定決心,要利用教書之餘的時間,整理過去有 關永春花的一些斷簡殘篇,去蕪存菁,編輯成冊,獻給在天 上的慈母,也留給後代子孫一個美麗的記憶。

中風後失去一隻手的功能,我沒有辦法再將永春花 理出來,也沒有能力再舉辦展覽。我只有右手可以動,於是 重新開始練習一指神功,將永春花的故事一個字一個字敲出 來。每個敲在鍵盤上的字,彷彿都在細細呢喃著對母親的依 戀與不捨。

我想:「也許可以利用這本書,使目前沈睡在倉庫裡的 永春花,有一天會遇到伯樂,可以再度綻放光彩。」 

 

張何幼文 2010於美國奧克蘭市老人公寓

文章標籤

薇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小明的照片-1 071

 

何連郁文女士---永春花創始人

                                            故事的開始                       

                           --空軍作家張濤序-- 西元二00年七月於美國舊金山                                                                         

    「人無不老,花無不謝」,這是人們常說的兩句話;空軍眷屬何連郁文夫人,用鉤織和刺繡創作了一種永不凋謝的「永春花」;奼紫嫣紅栩栩如生,不因時間流失和季節變換有所改變。

她的作品在國內外各地展出多次,獲得無數觀眾喜愛和讚嘆;永春花不僅表現了我中華婦女獨特的精巧手工技藝,也開創了藝術另一新的境界。

    民國七十六年六月,在舊金山華府;華僑文教服務中心三樓,筆者參觀了何連郁文夫人的「永春花」展。「永春花」三個字,予人一種美感,它本身富有濃厚的詩情畫意,含蓄而又引人入勝的花名,吸引觀眾想前往一探究竟;那天展出的花卉有四盆;但已製作完成的各類花卉相片,卻有三十多種,均屬難得一見的精粹花卉。

    筆者參觀時,適遇旅美作家謝冰瑩教授同朱壽青女士來參觀,謝教授對筆者說:「我來參觀了三次,簽了三個名!」。

參觀時何幼文女士介紹說:「家母在台,年老不便遠行,由我代為展出;這些花是家母在持家之餘,用絨線一針一針鉤織而成的假花,不是真花!」

大家俯身細看,用手撫摩,果然不是真花。對這種巧奪天工,獨特的技藝,無不敬佩和讚嘆不已。據聞有一保險公司,願出高價收買全部永春花,但為作者婉拒,要保留作品,供大家欣賞。

年高德劭的何連郁文夫人惜已作古,但她留下傑作「永春花」,由其長女張何幼文女士著「永春花傳」,將世代相傳,讓「永春花」永遠開放在人間。

 小明的照片-1 072  

(右)張濤先生   (中)朱壽青女士   (左) 謝冰瑩教授 

文章標籤

薇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裡是新編"永春花"的目錄, 我將開始陸續登處, 歡迎指教批評.  

A. 故事的開始

B. 作者序

C 永春花圃

一. 鳶尾花

二. 玫瑰花

三. 百合、玫瑰與康乃馨

四. 牡丹

五. 金蓮花

六. 小園花亂飛

七. 杜鵑花

八. 吊金鐘花

九. 蟹爪蘭

十. 蓮花

十一. 萬玳蘭

十二. 梅花

十三. 櫻花

十四. 菊花

十五. 蜘蛛菊

十六. 三色16  

十七. 蝴蝶蘭

十八. 鬱金香

十九. 水仙花

二十. 百合萬年青

二十一. 石斛蘭

二十二.西洋蘭

二十三. 瓜葉菊

二十四. 海棠花

二十五. 牽牛花

二十六. 劍蘭

二十七. 繡球花

二十八. 迎春花

二十九、蝶戀花

三十、聖誕紅

三十一. 大麗花

三十二、孤挺花

三十三、中國蘭

三十四、洋蘭

三十五、火星蘭

三十六.福蘭

三十七. 玫瑰滿天星

D. 鉤織藝術

一.  蝴蝶篇

二、胸花篇

三、繡花鞋

四、小飾品

D.永春花傳

一、洗衣婦人

二、魂縈舊夢

三、馬杓腦袋

四、終身大事

五、初為人母

六、返鄉省親

七、空襲警報

八、刺繡女紅

九、抗日英雄

十、定居台灣

十一、永春花開

十二、以花會友

E.鉤法公開

一、蝴蝶的針法

二、永春花鉤法說明

三、玫瑰的鉤法
           四、石斛的鉤法

五、牡丹的鉤法

六、聖誕紅的鉤法

F.展覽紀錄

文章標籤

薇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最喜歡看嬰兒領洗, 他們是教會的希望.
今天正好帶著相機, 又找到最好的位置, 能清楚完整的把過程錄下來. 今天這位好像特別喜歡玩水, 當神父在為領洗禮儀做祈禱和祝聖水的時候, 他已經拼命地想跳進領水池去了, 好幾次幾乎從他父親的手中掙脫, 兩隻小腿拼命地往下伸, 樣子真可愛! 一把他放進領洗池裡, 就高興得連蹦帶跳!

 

 

文章標籤

薇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簡單的黑蒜製作法

 如果我, 薇薇, 都能自己做黑蒜 那你們誰都能做!
ㄧ. 材料
 生大蒜頭, 最好選用皮發紫的新蒜.

 二. .工具: 
1. 電飯鍋, 
2. 像下圖的用竹片紮成竹篦子三四片, 
3. 大紙巾兩張. 一張沾水後擰乾待用. 
所需工具就是這些! 此而已, 簡單吧? 誰家都有, 不過為了做黑蒜, 你得用別的鍋煮飯, 因為大蒜要獨佔電電飯鍋至少八天到十天, 也許要15天. 

二. 準備工作:
把準備好的乾紙巾單張舖載裡鍋內, 放一張竹篦子在乾紙巾上, 若是小型電翻鍋, 別把竹篦子剪小, 竹篦子是軟的的可以彎曲到適合電鍋的大小 , 放上一層蒜頭後放一片竹篦子, 可以一共方三層. 在最後一層鋪上那張待用的濕紙巾, 單層即可. 

三. 做法:
把鍋蓋蓋上選用 "保溫", 一定要用 "保溫". 在八天之內最好別打開鍋蓋, 第八天掀開鍋蓋, 用手摸摸大蒜, 如果是軟軟的, 取一個出來皮撕開蒜皮看看已變黑色的蒜, 用小刀試切一下, 如果軟的像軟軟柿子似的又黏刀又黏皮, 那就蓋上鍋蓋再烘兩三天, 到你撕開蒜皮, 大蒜皮不會黏在上面, 蒜軟有彈性. 恭喜! 你的黑蒜就做成功了! 
Show less
文章標籤

薇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黑蒜

我成功啦!
如果閣下還不認識 "黑蒜", 可以去google 一下, 會發現一大堆好處, 我能記得的是:降三高高血糖, 高膽固醇. 有助於癌症 等等. 

黑蒜吃起來口感極好, 有一點甜有一點酸, 完全不辣, 也沒有大蒜那種獨特的香味. 總之非常好吃!
市面上賣的黑蒜非常貴, 現在我能自己做, 既經濟實惠又絕對衛生, 不過因為第一次的失敗, 使我也浪費了! 失敗為成功之母! 
做失敗的黑蒜  :高血壓, 
各位看見的這盒像栗子, 硬得像石子的東西, 就是失敗的成果, 棄之可惜, 留起來做菜時可做調味料.
順便提一下, 大蒜皮別扔了! 集起來可以煮茶!

文章標籤

薇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